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外施外施的意思解释

外施

  • 拼音wài shī
  • 注音ㄨㄞˋ ㄕ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外施[ wài shī ]

⒈  对外家施恩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对外家施恩泽。

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岂徒欲获谦让之名,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!”
李贤 注:“以恩泽封爵外家为外施也。”

外施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wài 5画 基本字义 外 wài(ㄨㄞˋ) ⒈  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 ⒉  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⒊  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 ⒋  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 ⒌  称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 ⒍  称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⒎  关系疏远的:外人。 ⒏  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
shī 9画 基本字义 施 shī(ㄕ) ⒈  实行:施工。施政。设施。施展。施教( jiào )。施为( wéi )。施威。实施。措施(办法)。发号施令。 ⒉  用上,加工:施肥。施粉。 ⒊  给予:施礼。施诊。施恩。 ⒋  姓。 异体字 䙾 汉英互译 apply、bestow、carry out、execute、grant、use 造字法 形声:从方、人也声 English grant, bestow; give; act; name

外施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外施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