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逐人来

星河明淡,春来深浅。红莲正、满城开遍。禁街行乐,暗尘香拂面。皓月随人近远。

天半鳌山,光动凤楼两观。东风静、珠帘不卷。玉辇将归,云外闻弦管。认得宫花影转。

译文注释

译文

在元宵月圆之夜,明月正圆,那些星星的光在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暗淡。春天刚到,春意还不是很浓,忽深忽浅,夹杂着几分寒意。人们都到街上去看灯行乐,熙熙攘攘,灰尘滚滚,还夹杂着仕女们的兰麝细香,扑面而来。抬头望见一轮皓月,不管人们走到哪里,它都会跟到哪里。

皇帝游赏,坐在御楼上观灯。成千上万的彩灯堆叠在一起,熠熠生辉,皇帝从正门楼里出来,看到如此美丽的灯盏感到十分的赏心悦目。皇帝坐于轿中,此时没有风吹动,那轿前的珠帘不卷起来的。皇帝赏完灯后将要御驾回宫,楼上乐队高奏管弦,乐声鼎沸,仿佛从云外传来,不同凡响。臣僚跟着皇帝归去,他们帽上簪着宫花,在元宵节这些彩灯映照下,花影也就跟着转动起来。

注释

明月逐人来:李持正首创的词调,词牌名取自苏味道《正月十五日夜》中的诗句。

星河:银河。

红莲:指扎成莲花状的灯。

禁街:指京城街道。

暗尘香拂面:此句兼从苏味道诗与周邦彦词化出。

鳌(áo)山:元宵灯景的一种。这种灯具是把成千上万的彩灯,堆叠成一座像传说中的巨鳌那样的大山(“天半”形容其高),也叫“山棚”“采山”。

凤楼两观:指宣德楼建筑,那是大内(皇宫)的正楼门。

创作背景

李持正是两宋之交的人。该词录存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十六,博得苏东坡叹赏,故此词当作于徽宗朝以前。适时汴京上元之夜灯节,作者观景有感而发,做出该词。

李持正

李持正,字季秉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,号大小李。政和五年(1115)进士,历知德庆、南剑、潮阳。事迹见《莆阳文献传》卷一五。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六:“乐府有《明月逐人来》词,李太师撰谱,李持正制词。持正又作《人月圆》令,尤脍炙人口。近时以为王都尉作,非也。”存词二首。

诗词推荐

  • 豢鹤在囿,飞鹤在空。空鸣囿和本求类,云泥转睇无由从。

    毰毢踯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临长风。汝昔胡为触罗网,中宵警露扬清响。

    老马伏枥千里心,汝岂有志琼霄上。琼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轻。

    卫轩龌龊不足恋,凤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抛粒粟鸡群去,自是仙标信所征。

  • 开奁破壳喜新黄,此物移来所未尝。

    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饱经霜。

    横行足使班寅惧,乾死能令疟鬼亡。

    毕竟爬沙能底事,只应大嚼慰枯肠。

  • 天险东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为阳。

    孤山不动婴潮怒,容艇飞来说路长。

    槛外烟云如出没,坐中顷刻变炎凉。

    裴回顿觉尘缨绊,一曲沧浪酬月光。

  • 紫髯不见旧参军,桓表旌门墨色新。云雨几时同穴梦,冰霜百岁未亡身。

    香奁有泪迷鸾影,锦瑟无声落燕尘。萱草堂前今种柏,翰林留记写精神。

  • 月气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绕回廊。似闻德祐编心史,颇讶希夷得睡方。

    久闭亦嫌吾眼懒,独居遂觉老怀长。此花只与春阴便,雨砌明朝有坠芳。